对话李超凡:知识产权保护是化工新材料企业价值的持续创造

发布时间:2022-05-10 作者: 来源:新闻 阅读量:1501

每一位新材料的研发者、制造者都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创造价值,但是否认真思考过如何好好保护这些价值?为此,《元科技·生态》记者有幸邀请到了国内知名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超凡知识产权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凡”)副总裁李超凡先生。

 

作为一站式知识产权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超凡以专业化的交付能力、全产业链的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为不同领域的客户提供高标准、有保障的专业服务。我们对话的切入点是从化工新材料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谈起,李超凡结合其多年丰富的实战经验,分享新形势下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发展态势。

 

《元科技·生态》:哪些化工新材料企业需要特别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李超凡:讨论这个问题,我们有几个思考维度:第一,毋庸置疑,化工新材料领域需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这是肯定的答案;第二,哪些企业尤其需要?从产品的角度讲,中高端产品、进口替代产品、高性能材料、低能耗材料的生产企业要特别重视。简言之,就是在技术研发过程中投入巨大,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进和创新实践的企业。

 

按照这个考量标准,我们来看化工新材料领域有多少家这样的企业?一、面对环保、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同时承担着市场竞争的压力,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逐步重视知识产权问题的大中型企业;二、知识产权保护非常必要的科创板上市的化工新材料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有独创技术的创新型企业,以及参与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项目的企业;三、正在逐步将商业版图延伸到材料领域的制造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上的关键企业,比如新能源领域的终端制造企业正在进入上游原材料领域,这些企业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就需要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作为化工材料的生产大国,总体上大而不强,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中低端产品的生产企业很多,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企业都需要知识产权保护,这既不现实,也不客观。但我们能欣喜地看到,以上三类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要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赢得投资回报,只有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够帮助这些企业实现可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商业增长。

 

《元科技·生态》:化工新材料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做好哪几件事?

李超凡:材料企业做出创新成果很难,可能是研发人员半生乃至毕生的心血。千辛万苦做出来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如果没有保护好,必然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遗憾。我觉得核心要做好三件事:

 

一、构建企业核心能力。把创新能力转化成知识产权,通过知识产权来实现市场竞争;对于很多创新型企业而言,知识产权对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一定要拥有与公司核心技术关联的专利(组合),持续保持核心技术及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性,避免产生重大不利的知识产权纠纷。

 

二、形成防范风险意识。知识产权保护不当带来的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一不小心就会“踩雷”,背后原因是缺少风险意识和防控能力。企业必须得有“探雷器”,学会发现、识别风险并有能力应对风险。风险不可怕,可怕的是变成黑天鹅或黑犀牛。知识产权本身具有公示性,只要有意识去避开风险,其实不难。无论是同行业竞争,还是技术引进、并购,谈判环节,要先做好风险排查和识别。如果忽视甚至漠视,可能造成巨大风险。

 

三、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这里所讲的管理体系健全的含义是,企业要设立兼职岗位或专职岗位甚至职能部门,这取决于企业发展规模和大小。有一点要强调,这个岗位要明确并且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责。很多企业把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职责只简单设定为完成项目申报等事务性工作,也没有提供必要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职业路径提升,这是完全错误的。知识产权管理岗位职责应当还包含为研发的决策,企业的发展方向提供更多的信息保障,并能够深度参与到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的创造中。


 

《元科技·生态》: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应该怎么做?

李超凡:很多企业认为把材料配方、反应过程、生产工艺写进专利就是正确的保护方式,其实不然。最有价值的是对产品专利的保护。

 

知识产权可以帮助建立产品的壁垒,可以抵御竞争对手的复制和模仿,可以增强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保护是极其复杂的过程,申请专利的写法很重要。比如原料药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不同的剂型都要写进保护范围,不仅要保护药品的有效成分,各种复方也需要保护,这就需要专业的保护策略。要挂一漏万,防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知识产权保护是否做得好,唯一检验标准就是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关键点是不是占据了?无论他人在工艺条件、催化剂等环节做任何改进,最终产品相同或类似,拥有专利的企业都应该保护到。

 

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最核心的问题是建立一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是法律属性和技术服务叠加、复合的工作。这件事不玄妙,但要高度重视。化工新材料领域可以多去对标杜邦、陶氏、巴斯夫等国际巨头的做法,他们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都是资深且专业的。此外对于化工新材料领域而言,技术秘密的保护也同样重要,对于一项研发成果是技术秘密保护还是专利保护,往往也是企业需要重点去考虑的点。

 

我们的企业在安全、环保、生产等方面都在向国外同行学习,唯独在知识产权保护上长期忽视。过去,我们的大宗化工材料多采用成熟技术,没有太多专利。未来,国际新形势下的中国化工材料企业要做更多原始创新,不学会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吃大亏。


 

《元科技·生态》:任正非曾经表达过一个观点,要把知识产权当成物权来看待。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对原创的保护,即使可能会让经济发展暂时速度慢一些,但长远来看,有助于出现越来多有竞争力的公司,经济发展的质量也会高。您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谈法?

李超凡:我非常赞同和认可任正非这个观点。他作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在经营华为的几十年里,一定深切体会了技术密集型、专利密集型行业竞争的残酷和激烈,知识产权在他眼里如此重要,一定是有感而发。

 

在法律层面上讲,知识产权就是财产权,产权保护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虽然,我们目前还无法把知识产权从会计学的角度去量化,很多国外公司的核心资产就是知识产权,包括商标、品牌、专利、版权、设计、商业秘密诸如此类,这些都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所以需要得到保护。

 

谈到知识产权保护是否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我们要先思考中国的经济要如何发展?如果继续走中低端技术路线,将陷入激烈的价格竞争。这部分落后产能不加以约束,与国家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是相悖的,我们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和定位迁移没有办法达成。所以,我们不能走老路。

 

我们要用历史的视角去看问题。假如三十年后回看今天,我们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们就会知道,今天该如何激励一批企业、企业家、科学家、创业者勇敢进入硬科技领域,开展创新。创新很难,高度的不确定性让这条路九死一生,所以要给予足够的激励和巨大的回报。从这个角度来讲,只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才能够推动中国实现转型。政策面在不断加强对创新的保护,我们能够看到国家坚定的决心,哪怕需要较长的过程,我们仍要坚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元科技·生态》:做好新材料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李超凡: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要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人。目前,两个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稀缺:一是创新主体也就是企业内部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人,他们要有专业能力,也要能充分地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实施当中;二是专业的服务机构、代理机构从业人员,要继续深耕行业,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包括超凡在内的专业服务机构能够在化工新材料的全周期提供服务,其中包括了立项阶段的市场信息调研、项目可行性评估;研发阶段的技术调研、充分了解现有技术、竞争对手研发动态、专利布局、寻找技术合作、购买专利;小试阶段的侵权分析、规避设计、阻止授权、专利布局、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上市前准备阶段的侵权分析、风险评估、尽职调查、寻求合作、专利许可、交易;企业经营中的侵权证据收集、谈判和解、专利诉讼、专利许可、转让等。

 

从更宽的视角看,行业主管单位、协会、龙头企业、媒体要一起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行动始于意识,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有些企业虽然觉得重要,但跟自己无关。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需要多方面共同、长期地努力。


 

《元科技·生态》:新材料企业应该如何将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

李超凡:我们对知识产权的理解一定要有一个基本概念:投资于未来。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是给企业的未来储蓄,给未来的竞争积累能量。当然,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可以申报各级政府的资助、奖励,有利于拿到项目,但不等于有知识产权就会一夜暴富。只有做到产品创新化,才能真正实现品牌化。重视知识产权,重视产品创新,是给产品核心竞争力添砖加瓦,短期内也许没有那么明显,但是拉长了看,一定能从这个思路里获利。我认为,企业的重心还是要放在实力提升上比较好。

 

另外,有实力的企业可以联合同行建立专利池、专利联盟,保护创新的同时实现产业有序发展。有序竞争是极重要的,同行企业间形成一种符合法律法规的竞争秩序,让创新者得到更好的激励。